《專業(yè)綜合》刑法學:刑法上的認識錯誤

刑法上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和事實的認識錯誤。這屬于犯罪主觀方面的特殊問題,主要是解決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手工藝南和事實情況發(fā)生誤解時的刑事責任。刑法上的認識錯誤可以分為法律上的認識錯誤和事實上的認識錯誤兩大類。(一)法律上的認識錯誤所謂法律上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有不正確的理解。行為的違法性是構成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具體說,有以下幾種情況:1、某種行為在刑法上并不認為是犯罪,而行為人由于誤解法律而認為是犯罪。2、行為人認為自己的行為并不構成犯罪,但實際上是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為。3、行為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在犯罪性質和刑罰輕重上有不正確的認識。(二)事實上的認識錯誤所謂事實上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時的事實情況有不正確的理解。行為人對犯罪客體和犯罪客觀方面事實的認識,是罪過的重要內容。具體說,這包括以下內容:1、行為人對目標的錯誤認識,即行為人對自己行為所指向的事物的性質和種類的認識錯誤。這方面的問題比較復雜,如果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沒有認識,例如,誤人為獸加以殺傷的,根據實際情況應當構成過失犯罪或者意外事件;如果行為人對犯罪對象認識有錯誤,但是對犯罪客體認識沒有錯誤,例如,誤甲為乙加以殺傷的,則對形式責任不發(fā)生任何影響;如果行為人對犯罪客體的種類認識有錯誤,則依行為人主觀認識的客體種類定罪。2、行為人對犯罪手段的錯誤認識,即行為人對其選擇的犯罪手段的性質的認識錯誤。這種情況不影響罪過的成立。但是由于死亡結果沒有發(fā)生,行為人只負犯罪未遂的刑事責任。3、行為人對因果關系的錯誤認識,即行為人對其所實施的行為和所造成的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實際發(fā)展有錯誤認識,對行為人仍然根據主客觀相一致原則處理。4、行為差誤問題。這是指行為人在實施某種危害行為時,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發(fā)生了并不是行為人所期望的結果,行為人一般仍要負未遂的刑事責任。嚴格地說,行為差誤不屬于認識上的錯誤,但由于它與認識上的錯誤在觀念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我們才把它放在一起研究。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實踐的基本形式以及實踐決定認識-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實踐的基本形式以及實踐決定認識發(fā)布時間:2017-07-18 21:09:23哲學上的社會實踐是講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即全人類、大多數人從事的各種活動,包括認識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當然重點是為求生存進而為求發(fā)展的改造世界的活動,其中尤以物質生產活動為最基本的,此為生產實踐。但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的實踐給與人們的影響尤為深刻,在無階級的社會里人們之間的各種交往與聯系關系也會給人們較深刻的影響,此為處理社會關系實踐。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產的活動在向高級階段進軍過程中,又分化出科學實驗的活動,此為科學實驗。三者形成了兩兩成對的新的又統一又對立的矛盾關系,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所有這些活動都是人類全體或絕大多數參加的,這種活動的總和就是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人類發(fā)現真理、運用真理、驗證真理、發(fā)展真理的基礎,但發(fā)現新的真理不能單單只有社會實踐,還必須在此基礎上與辯證思考相接合。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社會實踐的需要始終是人類認識發(fā)展的強大動力。第二: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人類實踐活動提出的問題歸根結底只能依靠和通過實踐來解決。實踐創(chuàng)造出必要的物質條件和手段,使人的認識能夠不斷深入。第三: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fā)展。我們必須充分重視實踐經驗,并加以總結提高,推動認識不斷發(fā)展。第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傊?,人的認識是從實踐產生,為實踐服務,隨實踐發(fā)展,并受實踐檢驗的。認識依賴于實踐,離開實踐的認識是根本不可能。認識和實踐總是相互作用的,認識反映客觀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性的理性認識,對實踐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發(fā)布時間:2017-08-16 13:06:19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1.從真理的本性來看,真理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因而檢驗認識是不是真理,就是檢驗主觀和客觀是不是統一、符合。這樣就必須有一個能夠把主觀和客觀連續(xù)起來,溝通起來的中 介、橋梁、紐帶,這就是實踐。因為實踐就是 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東西 。實踐中既有主觀性的東西,同時又有客觀性,因此能將主客觀溝通起來。認識理論這種主觀的東西,通過實踐可以轉化成客觀的東西,然后就可以把主觀性的認識、理論和實踐所造成的客觀結果加以對照,就可以知道主觀是否符合客觀。例如,改革開放的理論、認識是否是真理,我們可能通過改革開放實踐得到其轉化為客觀結果,然后將改革開放理論(主觀)同這個客觀結果(生產力發(fā)展)加以對照,就可以得出改革開放理論是符合中國生產方式、社會存在的客觀實際的,因而這種理論是真理性認識。純主觀的東西和純客觀的東西都不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2.從實踐的特點來看,實踐不僅有普遍性特點,而且有直接現實性特點,特別是實踐的直接現實性特點,使實踐有資格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直接現實性是說實踐的結果是看得見, 摸得著的,客觀的擺在人面前的東西。人對這種看得見摸得著客觀地擺在面前的東西是相信的。認識是觀念的東西,它究竟對不對,在觀念領域內往往難以確定,而一旦將其放到實踐 中去,轉化為直接現實的實踐結果,認識的正確與否就能得到檢驗。例如,鐵絲能不能導電,農藥能不能毒死人等認識如果只在理論范圍內爭,君子動不動手,那是難以得出正確與否的結論的,如果作一實驗,把鐵絲接上電源立刻就能知道鐵絲能導電的認識是正確的。這是我們強調的是實踐結果的直接現實性的優(yōu)點,這個優(yōu)點的實質是能把觀念的,理論的轉變?yōu)榭陀^的、直觀的、可感的東西。日常生活中有 眼見為實 的說法。實踐結果的直接現實性就使得人能 眼見為實 。列寧說,是否相信唯物主義就是是否相信你的感覺的提示,是否相統一和認識是真理同樣也是是否相信你的感覺的提示。在此 感覺 、 態(tài)度 (相信)都有其重要性。唯物主義及其認識論同 感覺 、 態(tài)度 有很重要的關聯性,值得進一步思考。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但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實踐標準本身時,又應看到實踐標準自身的矛盾性。這個矛盾就是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矛盾,或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矛 盾。

2017公共基礎知識道德:認識功能也是道德的主要功能-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從個人與他人、個人與整體的利益關系,來認識和反映社會現實狀況。這種反映表現在道德觀念、道德準則、道德理想等形式中,提供現實社會狀況的信息,顯示現實社會的生命力和歷史趨勢。從道德認識的現實性而言,道德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guī)律和原則,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認識自己對家庭、他人、社會的義務和責任,使人們的道德實踐建立在向善避惡的認識基礎上,從而引導人們正確選擇道德行為,積極創(chuàng)造完美的社會關系,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