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徐真建,四川成都人,現為西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保障隊專業(yè)技能修理工,被評為 “四有”優(yōu)秀文職人員、“精武強能先進個人”“優(yōu)秀共產黨員”,獲軍委政治工作部和裝備發(fā)展部聯合頒發(fā)的優(yōu)勝獎,被國務院人社部、軍委裝備發(fā)展部表彰為“裝備維修技術能手”,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強軍心語:不要怕流汗。
盛夏,天氣悶熱,維修工間里噪音轟鳴。
修理工徐真建收起維修工具,按下測試鍵,逼仄的車載操作艙內“滴答”聲響起,機器順利運行。在維修班組的掌聲中,又一臺裝備修竣……
徐真建從車上一躍而下,脫下手套,擦了一把臉,污漬隨著汗水直接暈開在鼻子和眉頭上。戰(zhàn)友馬琪喊道:“老徐快去洗把臉,都花了。”大家看向徐真建哈哈大笑,他卻舉起手中發(fā)黑的手套,打趣說:“流汗最光榮!”
服役期間留影(左二)
2005年12月,徐真建參軍入伍,成為一名空軍地面保障部隊的戰(zhàn)士。部隊的生活像是給徐真建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從生活作息到做事方式,徐真建覺得自己得到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在廣闊的邊關草原,他憑著不怕流汗的堅韌,下連當年連獲兩次嘉獎,次年底被評為“優(yōu)秀義務兵”。
2007年,因父親罹患肺癌,母親體弱,徐真建忍痛選擇了退伍回家。離開熱愛的部隊,他只能把遺憾壓縮進床頭柜里那本厚厚的相冊。父親去世后,他極度失落。相冊里泛舊的照片上那些熟悉的戰(zhàn)友們,曾經在徐真建失落時給予他莫大的精神鼓舞。
電路焊接訓練
提到父親,徐真建略帶哽咽地說:“我沒聽他的話留在部隊,回家也沒能照顧好他。”父親生前從事家電維修,對徐真建影響頗大,加上在部隊學到的技術,他干起了電子維修。此后,他長期經營一個家電維修部,收益不錯。
軍隊改革調整后,面向社會招聘文職人員,徐真建幾次備考,但因專業(yè)不對口,未能如愿。2021年西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部招收電子類專業(yè)文職人員,給了他再次入營的機會。這一年他34歲,剛好踩在崗位年齡限制的門檻上。
班組討論維修方案
剛入職的時候,他本以為憑著兩年空軍雷達兵和15年電子維修的豐富經驗,干好本職工作應該輕而易舉。但部隊裝備已迭代升級,過去熟悉的電路元件已成倍縮小,電路板上的焊線細若發(fā)絲,想要做好舉步維艱。
業(yè)務交流
除了更努力,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數字電路、雷達原理、裝備構造與維修、部隊級修理規(guī)程,這些動輒數百萬字的業(yè)務資料,徐真建反復咀嚼消化,盡力彌合自身的理論差距。為搞清一些裝備的構造和故障產生的原因,他時常一個人貓在維修室,反復拆裝,研究到深夜。連家里陽臺都成了他的“修煉地”,堆滿了整整一個貨架的元器件。
檢查庫房
閱讀、訓練,向高工和老班長請教,徐真建窮盡辦法提升自己。領導看在眼里,被深深打動,將其作為“兩帶兩學”計劃的重點骨干培養(yǎng),他有了更多機會去院校、工廠、科研院所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徐真建很快適應了崗位,并在專業(yè)領域嶄露頭角。
兩年前,某裝備一上高原就死機,中隊長叱金鵬和徐真建聯系廠家發(fā)現:整體換件要花十幾萬元。價格講不下來,他們和廠家鬧得不歡而散。回到單位后,徐真建硬著頭皮,在沒有技術資料參考的情況下摸索,他查閱資料、咨詢專家,最后僅花了1萬多元就恢復了裝備性能并送歸部隊。
設備組裝
還有一回,某雷達不動的時候“耳聰目明”,一動就“雪花飄飄”。設計方和廠家都來了,經檢測和論證都沒找到病因。徐真建也百思不得其解,喊戰(zhàn)友一起把裝備拉到營區(qū)轉圈,進行動態(tài)測試。這一轉,細心的徐建真找到了病因:裝備設計有缺陷,因未充分考慮熱脹冷縮等因素,致使部件虛接。請來支援無果而返的專家還未回到單位,聽了他在電話里的分析,豁然開朗。
送喜報現場
去年,軍地聯合舉辦全國第二屆“匠心杯”裝備維修職業(yè)技能大賽,徐真建主動請纓參賽。該賽項是裝備維修領域規(guī)模最大、水平最高、覆蓋最廣、最具權威性的職業(yè)技能比賽。
那時氣溫濕熱,他躲在維修間,帶著滿頭大汗對著一堆電路板反復地檢測、焊接、調試、分析線路、排除故障,一待就是整整一個上午,晚上回家后趴在書桌上他又熬到半夜復習理論。付出終有回報,最終他奪得電子專用設備裝調工賽項陸軍第二、全軍第十的優(yōu)異成績,年底榮立二等功。
參加匠心杯分享
從“天空藍”到“孔雀藍”,從現役軍人到文職人員,徐真建用汗水和堅持,在平凡的崗位上熠熠生輝。在賽后的分享會上他說:“人不要怕流汗,雖然我們崗位很平凡,但前方的戰(zhàn)場很廣闊。”
推薦閱讀:
推薦查看!
軍隊文職26年筆試網課 | 軍隊文職資料包 | 紅師師資助力考生 |
軍隊文職25年筆試課程 | 軍隊文職歷年考題 | 軍隊文職歷年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