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剩余價值率VS利潤率-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例:在一工廠中,資本家付給工人的工資是每月100元,工人給資本家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是200元,請問剩余價值率是( )。A.50% B.70% C.100% D200%這道題大部分同學拿到題目直接開始套公式去計算,但是如果各位考生對剩余價值率非常清楚的話,這道題的答案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那我們來首先來學習剩余價值率的定義。商品價值包括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剩余價值m,由于剩余價值是可變資本變動的結果,因此要表明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必須抽去不變資本,只考察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關系。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就是剩余價值率。用m 表示剩余價值率,則m =m∕v。我們來假設幾種情況:情況一:資本家付給工人100元工資,這是可變資本V。工人給資本家創(chuàng)造200元剩余價值,這是剩余價值M。這時候剩余價值率m =m∕v,就等于200∕100=200%。這時候資本家對于工人是200%的剝削。情況二:資本家付給工人100元工資,這是可變資本V。工人給資本家創(chuàng)造100元剩余價值,這是剩余價值M。這時候剩余價值率m =m∕v,就等于100∕100=100%。這時候資本家對于工人是100%的剝削。這時候相當于資本家賺的錢全部給了工人,這是不可能的。情況三:資本家付給工人200元工資,這是可變資本V。工人給資本家創(chuàng)造100元剩余價值,這是剩余價值M。這時候剩余價值率m =m∕v,就等于100∕200=50%。這時候資本家對于工人是50%的剝削。這時候相當于資本家不賺錢反而倒貼錢給工人,這是更不可能的。綜上所述,剩余價值率的數(shù)值一定要大于100%才符合現(xiàn)實情況。所以咱們開始時候給大家展現(xiàn)的那道例題,答案也是一目了然的,只有D選項大于100%,其余四個都小于或者等于100%,所以正確選項是D選項。說完剩余價值率,我們在學習另外一個相關概念 利潤率。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同樣條件下是利潤率大還是剩余價值率大?要回答這個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回到利潤率的概念上。剩余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就叫利潤率。用P 代表利潤率,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利潤率p =m/C=m/c+v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是利潤率大還是剩余價值率大?我們對比m =m∕v和p =m/c+v,我們發(fā)現(xiàn)兩者分子都是一樣都是m,而m 的分母是v,p 的分母c+v,無論何種情況,c+v永遠大于v,也就意味著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數(shù)越小,也就是說同種條件下剩余價值率肯定是大于利潤率的。總結說來,這部分知識點大家掌握三點:第一、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可變資本,也就是m =m∕v;而利潤率=剩余價值∕可變資本+不變資本,也就是p =m/c+v。第二、剩余價值率的數(shù)值一定要大于100%。第三、同種條件下,剩余價值率大于利潤率。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剩余價值(surplus)觀-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8-31 23:07:39剩余價值(surplus)觀:在資本主義社會,剝削者得到的surplus遠遠超過他們的消費需求,這些surplus轉化成資本capital。Marx的剝削管就建立在剩余價值概念之上。所有階級社會都有剝削,但資本主義社會里剝削變得如此之盛,資本無限自我增值。所以他寫《資本論》,想盡辦法顛覆資本,顛覆資本家榨取surplus的合理性。但是,Marx預見到了工人工資會增加的情況。他在wage, labor capital《工資、勞動、資本》里說,工人的工資會增加,甚至超過他們生存的基本需求,但是他們并不會滿足,對社會的滿意程度反而下降,因為他們改善的程度與資本家富裕的程度之間差距會越來越大,沒有趕上的希望。這就是所謂的相對剝奪感、相對貧困化。人的欲望和快樂產生于社會之中,因此衡量欲望和快樂的標準是社會而非其對象本身。欲望和快樂具有社會性,都是相對的。革命的理論是一種心理上的理論。Relative deprivation如何解決這種相對被剝奪感?- 我們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是:努力進取- 另一種方法:炸了Marx對資本的批判非常出色,以資為本的社會將摧毀一切。它的基本邏輯是:貧困化 〉不滿 〉階級斗爭 〉資本主義體系的毀滅。從貧困化開始,Marx就與Smith分道揚鑣了。后來Gustave Le Bon勒龐等人的書,談社會心理、大眾心理,都源自Marx。但Marx的剩余價值學說也是有缺陷的。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資本和剩余價值的具體形式-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11-30 22:03:53資本和剩余價值的具體形式一 。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1.生產成本的含義:資本主義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2.生產成本的形成及其對資本家的意義。(1)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2)生產成本對資本家的現(xiàn)實經(jīng)濟活動的影響表現(xiàn)在:1)生產成本的補償是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必要條件。2)生產成本是資本家經(jīng)營企業(yè)盈利或虧本的標志。3)生產成本的高低是資本家在競爭中勝敗的關鍵。3.生產成本范疇 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1)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2)生產成本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關系,因為它掩蓋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qū)別,她們都表現(xiàn)為資本的消耗。生產成本只代表商品價值中補償資本消耗的部分,至于商品價值的形成過程和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的不同作用,則完全看不出來了,它們在價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被抹殺了,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4.剩余價值如何轉化為利潤。(1)剩余價值首先表現(xiàn)為是耗費資本即生產成本的增加額。(2)剩余價值還進一步表現(xiàn)為全部預付資本的增加額。因為,資本家投入的資本在物質上全部參加生產過程,這樣,剩余價值就表現(xiàn)為全部預付資本發(fā)揮作用的結果。當剩余價值被看作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時,剩余價值就取得利潤的形態(tài),使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5.剩余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利潤率是剩余價值率的轉化形式,二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1)剩余價值率與利潤率的聯(lián)系是:它們是同一剩余價值量以不同的計算防放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價值同可變資本相比是剩余價值率,同全部預付資本相比是利潤率。(2)剩余價值率與利潤價值率的區(qū)別是:1)它們所表示的關系不同。剩余價值率表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利潤率表示預付資本的增殖程度。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別。由于預付總資本在量上大于可變資本,從而利潤率總是小于剩余價值率。因此,利潤率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程度。3)剩余價值率表明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是可變資本,而利潤率則表示剩余價值是全部預付資本帶來的??梢?,利潤率是剩余價值率的轉化形式。6.影響利潤率的因素。(1)剩余價值率的高低。在預付資本以定的條件下,利潤率與剩余價值率成正比。(2)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反比。(3)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正比。(4)不變資本的節(jié)省。不變資本的節(jié)省會減少生產同量剩余只所需預付資本,從而提高利潤率。7.利潤掩蓋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剩余價值被看作不是有可變資本產生,而是由全部預付資本產生的,這就割斷了剩余價值同雇傭工人剩余勞動之間的關系,它表現(xiàn)為資本自行增殖的結果。這樣一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就完全被掩蓋起來了。8.利潤率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程度。由于預付總資本在量上大于可變資本,從而利潤率總是小于剩余價值率,因此,利潤率掩蓋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

2017解放軍文職公共基礎之剩余價值的分割與國民收入分配精講(2)-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2017解放軍文職公共基礎之剩余價值的分割與國民收入分配精講(2)發(fā)布時間:2017-09-25 19:14:36資本主義地租有級差地租與絕對地租兩種形式:1.級差地租級差地租,是與土地質量等級相聯(lián)系的地租。資本主義級差地租,本質是農產品個別生產價格低 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而形成的超額利潤。級差地租形成的條件是土地的優(yōu)劣等級不同,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資本主義經(jīng)營的壟斷。級差地租有兩種形態(tài):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差別和地塊位置差別而形成的級差地租,叫級差地租第一形態(tài)(級差地租I );由于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xù)投資的勞動生產率不同而形成的級差地租,叫級差地租第二形態(tài)(級差地租Ⅱ)。2.絕對地租絕對地租是土地所有者憑借對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所取得的一種資本主義地租,它由農產品價值 超過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構成。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是農業(yè)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 成,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權的壟斷。五、資本主義國民收入分配(一)國民收入及其影響因素國民收人,是社會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活勞動創(chuàng)造的新價值的總和。從價值形態(tài)看,是 v+m;從實物形態(tài)看,是體現(xiàn)新價值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總和。促進國民收入量增長的途徑主要有:(1)增加社會投人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量;(2)發(fā)展科學技 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增加國民收人的主要途徑;(3)節(jié)約使用生產資料。(二)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資本主義國民收人的分配要經(jīng)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國民收入的分配過程就是各剝削集團瓜分 與再瓜分產業(yè)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的過程。1.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與社會再生產過程直接相關的各階級、階層之間進行的分配。生產工 人以工資的形式獲得相當于勞動力價值的部分,各剝削集團則分別以不同形式瓜分剩余價值。2.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國民收人的再分配,是指在國民收人初次分配基礎上在整個社會范圍內的分配。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徑,主要是財政收支和服務收付費。財政收人的主要來源是稅收,它包括直接稅和間接稅兩大類。通過征稅,國家把各階級收人的一部分納人財政收人。然后以財政支出的方 式分配給政府、軍隊、警察、科教文衛(wèi)、社會福利等部門。服務行業(yè)通過收取服務費,分得一部分國民 收人。然后用于補償這些部門的物質資料消耗、業(yè)主的利潤和雇員的工資。(三)剩余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剩余價值的分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剩余價值創(chuàng)造理論和分配理論說明:剩余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剩余價值的分配 兩者是不同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揭示了價值和剩余價值的來源,說明活勞動和物化勞動在 價值創(chuàng)造中的不同作用。而剩余價值的分配理論,則是闡明由于生產要素的所有制關系不同,人們對 剩余價值占有的結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