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目前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互聯網連接,實現了跨文化傳播與合作交流。這體現了互聯網傳播的哪一個特點?( )
A. 傳播速度的實時性 B. 信息形態(tài)的多媒體性
C. 信息內容的海量性 D. 傳播范圍的全球性
7. 事件消息是以反映事件為主要內容的報道,以下屬于其按內容性質分類的是( )。
A. 突發(fā)性新聞 B. 階段性新聞
C. 概貌性新聞 D. 典型性新聞
8. 輿論的結局一般有以下幾種:分解、融合、( )和消散。
A. 潛伏 B. 隱藏
C. 升華 D. 壓制
9. 當前的融合新聞敘事主要存在三種敘事結構,其中不包括( )。
A. 時間敘事 B. 空間敘事
C. 數據敘事 D. 關系敘事
10. 20世紀70年代后,傳播效果研究領域出現的新的理論模式或假說不包括( )。
A.“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B.“知溝”研究
C.“傳播流”研究 D.“培養(yǎng)分析”研究
6.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傳播學的互聯網傳播特點的相關知識?;ヂ摼W連著全世界。目前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互聯網連接,形成了真正的全球化傳播空間。在互聯網上,可以很簡潔方便地接觸到多樣化的各國文化,實現跨文化傳播與合作交流。體現了傳播范圍全球性這一特點。故正確答案為D。
7.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事件消息的分類。
(1)按事實發(fā)生狀態(tài)(內容性質),新聞分為突發(fā)性新聞、持續(xù)性新聞、周期性新聞;
(2)按事實發(fā)生與報道的時間差距,新聞分為事件性新聞與非事件性新聞;
(3)按新聞發(fā)生的地區(qū)與影響范圍,新聞分為國際性新聞、國內性新聞、地方性新聞;
(4)按新聞事實的材料組合,新聞分為典型新聞、綜合新聞、系列新聞;
(5)按傳播渠道與信息載體,新聞分為文字新聞、圖片新聞、電聲新聞、音像新聞;
(6)按反映社會生活的內容,新聞分為政治新聞、經濟新聞、法律新聞、軍事新聞、科技新聞、文教新聞、體育新聞、社會新聞等。
8.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輿論相關知識點,需識記。輿論的結局一般有:分解、融合、潛伏和消散。
9.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融合新聞相關知識點。融合新聞的敘事結構可分為時間敘事、空間敘事和關系敘事。時間敘事通常以時間變化為敘事線索,在時間維度上勾勒出事件發(fā)展的來龍去脈;空間敘事體現了新聞報道視角的宏觀轉向,強調以地理空間的變化為認知路徑,從而在空間意義上把握新聞故事的運作機制;關系敘事突破了傳統(tǒng)新聞相對靜態(tài)且單一的因果關系,特別強調利用大數據思維和技術描繪出新聞元素之間更為多元的結構。故正確答案為C。
10.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傳播學的傳播效果的相關知識。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傳播流”研究尤其是它的“有限效果論”觀點開始受到人們的批評。因此,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在對“有限效果論”進行批評和反思的基礎上,傳播效果研究領域又出現了一批新的理論模式或假說,如“議程設置功能”理論、“沉默的螺旋”理論、“知溝”研究、“培養(yǎng)分析”研究等。故正確答案為C。
相關推薦:
推薦查看!
軍隊文職公告 | 軍隊文職資料包 | 軍隊文職報考指南 |
軍隊文職25年筆試課程 | 軍隊文職歷年考題 | 軍隊文職歷年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