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軍隊文職考試數(shù)量關系是你崗位能力拿高分的關鍵

近三年的軍隊文職人員招聘中,省部級數(shù)量關系有15道題,地市級有10道題。很多同學都會覺得數(shù)量關系難度較高,很難在短時間內搞定,習慣性地把數(shù)量放后面做,結果前面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經歷,到數(shù)量就慌亂了,隨便一選正確率就不能保證了,于是同學們常常問我:高老師你就告訴我數(shù)量到底是選B還是選D?可想而知同學們也是被數(shù)量折磨的不行了。 然而,數(shù)量千萬不能放棄,試想別人的劣勢卻是你的優(yōu)勢,崗位能力分數(shù)是不就能高出別人一大截呢?數(shù)量并沒有大家想的那么難,今天我們就來系統(tǒng)地分析一下,先來看看軍隊文職人員招聘題型分布情況: 圖1:近三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省部級試卷數(shù)量關系題型分布 圖2:近三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地市級試卷數(shù)量關系題型分布 通過以上兩個柱狀圖不難發(fā)現(xiàn),近年來軍隊文職人員招聘高頻題型有函數(shù)圖像、工程問題、排列組合、方程問題、幾何問題和時間問題,在備考時間不太充分的情況下,大家可以重點突破這幾個題型,做到有的放矢。

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拉燈問題的原型原來是倍數(shù)和約數(shù)

軍隊文職考試考試網發(fā)布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拉燈問題的原型原來是倍數(shù)和約數(shù),下面是關于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拉燈問題的原型原來是倍數(shù)和約數(shù)你知道嗎這一問題的具體分析,更多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考試答題技巧,請點擊軍隊文職考試考試網。 在軍隊文職考試崗位能力考試中,拉燈問題是困惑很多考生的難題,特別是當燈的總數(shù)量比較大的時候,如何來確定最終亮著的或滅掉的燈的數(shù)量是此類問題的關鍵。 初等拉燈問題倍數(shù)、約數(shù) 例1:走廊里有10盞電燈,從1到10編號,開始時電燈全部關閉。有10個學生依次通過走廊,第1個學生把所有的燈繩都拉了一下,第2個學生把2的倍數(shù)號的燈繩都拉了一下,第3個學生把3的倍數(shù)號的燈繩都拉了一下第10個學生把第10號燈的燈繩拉了一下。

試判定:當這10個學生通過走廊后,走廊里有多少盞燈是亮的?

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崗位能力題庫:辨析詞義是言語理解的重中之重

軍隊文職考試考試網發(fā)布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崗位能力題庫:辨析詞義是言語理解的重中之重,下面是關于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崗位能力題庫:辨析詞義是言語理解的重中之重,更多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考試答題技巧,請點擊軍隊文職考試考試網。 要能正確理解,辨析近義詞 對近義詞的辨析,要掌握辨析近義詞的基本方法,并認真地比較,才能作出最佳的選擇。 (1)從語意輕重的不同來辨析。有的近義詞所表示的概念雖相同,但在表現(xiàn)的程度上有著語意輕重的不同。例如,批評與批判是一組近義詞,前者語意輕些,后者語意則重些,使用不當就可能產生不好的影響。 (2)從適用范圍的大小來辨析。有的近義詞所指的雖然是同一事物,但是其中有的適用范圍大些,有的適用范圍小些。

(3)從感情色彩的不同來辨析。有的近義詞基本意義是相同的,但是感情上褒貶色彩不相同。例如,成果是褒義詞,結果是中性詞,后果則是貶義詞,不能混用。 (4)從語體風格的不同來辨析。有的近義詞基本意義相同,但是它們中有的適宜做書面語,有的則適用于口語。例如,惦記與思念是一組近義詞,但在一般情況下,前者用于口頭,后者用于書面。 (5)從搭配對象的不同來辨析。有的近義詞基本意義相同,但是由于人們的使用習慣,有的經常與某些詞語配合使用,有的則不能與某些詞語配合使用,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格式。例如,發(fā)揮與發(fā)揚是一組近義詞,前者常和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作用等詞配合使用,而后者常和優(yōu)點、傳統(tǒng)、成績等詞配合使用,打破了這種格式,也被人們認為是不恰當?shù)摹?/p>

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崗位能力備考:七夕節(jié)原來是這么由來的

軍隊文職考試考試網發(fā)布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崗位能力備考:七夕節(jié)原來是這么由來的,下面是關于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崗位能力備考:七夕節(jié)原來是這么由來的這一問題的具體分析,更多2017軍隊文職考試考試考試答題技巧,請點擊軍隊文職考試考試網。 奮戰(zhàn)2017年軍隊文職考試考試的考生們,紅師軍隊文職考試考試網祝大家七夕快樂!大家在歡度中情人節(jié)的同時,不妨來了解下它的由來與習俗。 在軍隊文職考試崗位能力考試中,總會涉及到一些與節(jié)日有關的考題。這些題目,嚴格來說并不難,但往往還是有不少同學失分。對于此類涉及傳統(tǒng)佳節(jié)的考題,一般在常識判斷、類比推理等題型中出現(xiàn),這一點提醒各位考生注意。 七夕節(jié),又名乞巧節(jié)、七巧節(jié)或七姐誕,始于漢朝,是流行于中及漢字文化圈諸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

其起源于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后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征愛情的節(jié)日。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jié)被中華人民共和務院列入第一批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jié)在當代又產生了中情人節(jié)的文化含義。 節(jié)日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jié):七夕節(jié)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jié)俗活動,故稱女節(jié),亦稱女兒節(jié)、少女節(jié)。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jié):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風俗習慣: 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斗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七姐誕、染指甲、婦女洗發(fā)、結扎巧姑、拜七娘媽、吃巧果